-
行業(yè)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網路興起之后,企業(yè)界一片e化,人力資源管理也不能幸免,e-HR的訊息到處可以聽得到、看得到。倒底e-HR是什么?簡單的說,e-HR可以解釋如下:
e-HR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一個模組(HR模組)。
e-HR是運用資訊科技執(zhí)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電腦化、網路化,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績效。
E-HR并不是C-HR(Computerized HR),C-HR只是將人力資源管理電腦化,不一定能夠達到網路化的境界,e-HR也不是D-HR(Digitalized HR),D-HR只是將人力資源資料數(shù)位化,也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網路化的人力資源管理。
E-HR也有別于HRIS(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HRIS是人力資源決策支援系統(tǒng),可以隨時提供人力資源決策所需的各項分析、統(tǒng)計資料,但不見得就能執(zhí)行電腦化,網路化的人力資源管理。
那么究竟如何定義e-HR?那就必須借用ERP的技術架構來說明。ERP系統(tǒng)并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沿用早期的物料需求規(guī)劃(MRPⅠ)與制造資源規(guī)劃(MRP Ⅱ)的概念,再整合生產部門之外的各個部門營運資訊,使經營者可以得到與決策相關的適時資訊。
ERP系統(tǒng)是經過全球各種產業(yè)不同領域的企業(yè)不斷導入與實驗,再經由ERP廠商修改過的“最佳管理實務“(Best practices),雖然并不是每企業(yè)都必須遵循的營運模式,但至少是企業(yè)可以參考的指標模式。整個ERP的技術架構有一個基本的信念在整個企業(yè)組織內,要讓所有使用者使用單一的資料庫系統(tǒng)和共通的應用程式,以及統(tǒng)一的使用者介面。在這樣的前提之下,ERP業(yè)者廣泛的使用各種網路技術,從internet到近幾年企業(yè)內部興起的intranet和Estranet觀念,讓導入ERP系統(tǒng)的企業(yè)能夠由內到外都擁有相同的使用界面與統(tǒng)一的商業(yè)資訊,大幅提升溝通能力與組織運作的效率。為了要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的操作環(huán)境,多年的嘗試下來,ERP業(yè)者發(fā)展出一種三層式(3-tier)的主從(Client Server)架構。經由這樣的方式,使得使用者端的介面層(U1,User interface),與中間的應用程式層(Application Layer)和最底層的資料庫(Database)能夠釐清彼此的功能領域,并且分層管理,不論在資源的重復使用或管理便利性利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如果將e-HR看成ERP的一個模組,e-HR的使用者都使用單一的資料庫系統(tǒng),共通的應程式以及統(tǒng)一的使用者介面,是一種三層式的主從架構。而且e-HR應該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最佳管理實務”(Best Praitices)。因此,e-HR可以大幅度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溝通能力與運作效率。
然而,e-HR并不盡然就和ERP緊密掛?,兩者的關系是有點黏又不太黏,其原因如下: 1. 從價值鏈(Value Chain)的角度來看,大部份的ERP模組都是價值鏈內的直線(Line)的功能,有上、下游的關系,ERP系統(tǒng)是按營運流程順序組合這些模組成為一個以資訊系統(tǒng)為主干的經營體系。
2.然而,HR模組并不在營運的價值鏈內,它是與價值鏈平行的一個幕僚(staff)功能。因此,HR模組的導入往往落后于其他模組的導入,甚至未擬導入。
因此,e-HR可以說是ERP的一個模組,也可以說是一個獨立但可和ER相容的小資訊系統(tǒng)。一旦導入e-HR之后,每位員工都能輕易地經由內部網路取得人力資源管理的資訊與服務,甚至還可以上網更新自己的人事資料,真是方便多了!
E-HR的使用者大致可區(qū)分為“管理階層”與“一般員工”兩大類,由于所需的人力資源管理資訊與服務不同,所被授予的使用權限也就不同,所展現(xiàn)的“桌面”內容當然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