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yè)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新老員工工資倒掛怎么辦?員工晉升調薪怎么處理?經(jīng)常有朋友問我:“外企是不是每年都會調薪?”我說:“差不多吧。除了金融危機的時候,外企一般都會進行年度調整?!?/span>
然后朋友就說:“還是外企好,大家都可以漲工資呀?!蔽艺f:“其實年度調薪是對的。但是,不是說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薪資增長。”
薪酬調整是每一個薪酬管理人員的必修課。
薪酬管理人員進行薪酬的特殊調整時,經(jīng)常會遇到以下情況:
如何處理員工的工資已經(jīng)低于薪酬級別的最低值;
或者已經(jīng)高于薪酬級別的最高值;
以及如何調整員工晉升工資的問題;
如何解決新老員工工資倒掛的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通常把員工薪酬低于薪酬級別稱為 “綠圈”(Green Circle);把員工薪酬高于薪酬級別稱為 “紅圈”(Red Circle)。
綠圈的管理
綠圈就是指,員工的工資低于薪酬架構的最低值;或者員工的工資和外部市場相比較的比率(CR)低于某個數(shù)值(如低于 80%)。
形成原因如下:
1、組織重組,員工原來所在職位的薪酬較低,在新的部門里沒有機會進行調整。
2、快速晉升,但是員工工資沒有及時跟進。
3、歷史調薪不及時。
4、員工業(yè)績較差,工資增幅一直較慢或者零增長。
5、新員工入職等。
解決對策:根據(jù)員工目前的薪酬和最低值之間的差距制定解決對策。
如果差距很小,可利用本次調薪機會一次性調整過來。
如果差距較大,需要制定逐步的增長方案。注意:薪酬管理人員每一次為員工調整薪酬的時候,要考慮到員工的薪酬調整預期。如果某一次大幅提高薪酬,快速追平薪酬級別的最低值,接下來就需要慎重考慮員工的薪酬漲幅了。
紅圈的管理
紅圈就是指,員工的工資高于薪酬架構的最高值;或者員工的工資和外部市場相比較的比率(CR)高于菜個數(shù)值(如高于 120%)。
形成原因如下:
1、組織重組,員工原來所在職位的薪酬水平較高。
2、員工在同一個級別任職時間太久,沒有晉升機會,薪酬經(jīng)理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工資來“保留”員工。
3、員工是高績效優(yōu)秀人才,每年薪酬的增長幅度超過公司平均薪酬增長幅度。
4、員工所在職位的外部市場工資高于其他職能領域,等等。
解決對策如下:
1、考慮晉升員工職位。
2、薪酬凍結,不進行調整。
3、控制薪酬增長比例。
4、發(fā)成固定獎金。
在路國公司里一般稱這個獎金為一次性獎金。操作的原理在于:
5、員工的工資已經(jīng)高于薪酬架構的最高值了。
如果仍然增加員工的基本月薪,則員工的工資始終高于最高值。
同時,和基本月薪關聯(lián)的很多其他要素(如獎金或者某些津貼等) 也會同比增長。公司為了控制這個增長,可以為員工發(fā)放一次性獎金。
具體操作:不調整員工基本薪酬,員工會“額外”收到一筆獎金。
這個獎金可以一次性發(fā)放,也可以分成12個月發(fā)放。
這個獎金的“有效期”為一年。待到明年進行薪酬調整的時候,根據(jù)該員工的工資是不是仍然高于薪酬架構的最高值,決定是調整員工基本月薪,還是繼續(xù)發(fā)放類似的獎金。
晉升的管理
由于員工晉升造成的薪酬調整,涉及員工在原有級別的薪酬競爭力(員工工資在薪酬框架內(nèi)的位置),同時涉及員工在什么時候獲得晉升,在什么時候進行薪酬調整。
我們把員工從低級別向高級別晉升時可能產(chǎn)生的薪酬位置用 A—F羅列出來。大體上會有這六種可能:
① 員工的工資低于原級別的最低值(F);
② 員工的工資基本等于原級別的最低值(E);
③ 員工的工資在本級別薪酬范圍之內(nèi)(D);
④ 員工的工資基本等于原級別的最高值(C);
⑤ 員工的工資高于本級別最高值(B);
⑥ 員工的工資高于上一個級別的最高值(A)。
○ 案例分析 一 員工F的晉升工資調整
員工F的工作業(yè)績良好,獲得了晉升機會。該員工目前基本月薪為9,500元,低于當前薪酬級別的最低值。公司的薪酬架構如下圖所示:
1)技術準備:測算一下該員工工資在本層級的薪酬競爭力,然后估算出員工在新層級如果保持同樣的競爭力,應該獲得什么樣的薪酬水平。
本案例中,員工CR=9,500/16,000=59.4%。
如果員工到新的職位上,仍然保持同樣的競爭力水平,薪酬大致保持什么水平呢?
根據(jù)員工目前的CR,測算員工“假設”的新工資=20,300x59.4%=12,050。
2)“預期空間”估算。估算一下該員工晉升之后,他的工資可能會增長到什么程度。
① 如果不調整該員工的工資,那就是“平移”到新職位;
② 如果該員工保持同樣的競爭力,那么就應該調整到12,050元;
③ 如果進行晉升薪酬調整,使員工工資“追平”薪酬級別的最低值,就是14,500元。
3)預期增幅測算。
我們需要判斷一下該員工的工資增長幅度。
① 如果調整到同樣的薪酬競爭力,那么增幅就是:12,050/9,500-1=26.8%;
② 如果直接調整到新級別的工資最低值,增幅就是:14,500/ 9,500- 1= 52.6%。
4)內(nèi)部公平性的管理。
看一下在新的職位層級里,現(xiàn)有員工的薪酬狀況。
主要原因是:該員工剛剛晉升到新職位,應該是一個“內(nèi)部試用期”的時候,這個時候相比早就在這個級別的員工來說,人- 崗的匹配程度低。
因此,該員工在新職位的工資,應該略低于該職位的任職者。
5)員工期望管理。
目前,我們已經(jīng)很清楚增長的區(qū)間。接下來還需要考慮如何管理員工的薪酬預期。我們已經(jīng)測算出來,員工的工資增長會在0~26.8% 以及26.8%~52.6%的區(qū)間里選擇。
我們需要看一下本公司習慣性工資增長的幅度是多少?
假設公司每年薪酬增長比例都是 15%~ 20%,那么建議該員工的工資應該更加接近或者高于 12,050。同時,還需要考慮晉升生效日期和年度薪酬調整之間的關系。
本案例中,員工晉升的生效日期為11月1日,公司將會在1月1日生效新工資。因此,可以利用晉升的機會,“提前”調整員工的工資;當然也可以告訴員工,本次11月1日的晉升不進行調整,等到1月1日的時候統(tǒng)一調整。
6)薪酬管理人員需要向業(yè)務經(jīng)理提供工資增長幅度的建議。但是薪酬調整到什么位置,需要根據(jù)員工的業(yè)績、期望值、生效日期來綜合決策。
從本案例中可以看出,薪酬管理人員在調整晉升員工的工資時,需要考慮員工新舊工資水平的競爭力,員工在新級別上工資的內(nèi)部公平性,員工工資的預期增長幅度,員工期望值等因素。
新老員工工資倒掛
新老員工薪酬倒掛的現(xiàn)象是很多公司遇到的難題,有以下兩種情況。
空降新員工的工資水平高于“忠誠”企業(yè)的老員工。
新一屆大學畢業(yè)生的工資高于往屆畢業(yè)生。
第一種現(xiàn)象似乎容易理解,畢竟公司招聘外部的空降人員,有可能這些外部進入的員工會帶來公司在該領域沒有的知識技能,幫助公司的某個業(yè)務迅速成長。
另外,站在員工的角度,在一家新公司工作是具備一定“風險”的,需要比原來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新公司“站住腳”,這也能解釋為什么新員工的工資會高一些。
第二個現(xiàn)象就有點 “匪夷所思”。我們看到一些極端的案例:同樣院校、同樣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都沒有任何工作經(jīng)驗,讀的幾乎是一樣的教科書,為什么新一屆學生的工資高于往屆?
我們用付薪的幾個原則:為市場付薪、為職位價值付薪、為業(yè)績付薪、為能力付薪來分析和逐一解釋這個現(xiàn)象。
對于應屆生的工資越來越高這一現(xiàn)象,作者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外部人才市場的影響,基本上沒有什么能力的差別:新一屆學生的總體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等水平比往屆學生不會有什么突破性的提高。
我們?nèi)绾谓鉀Q“倒掛”的問題呢?企業(yè)一般通過內(nèi)部薪酬調整來逐步改善。
1)明確公司新老員工工資倒掛的具體差距是多少。
這個可以用新老員工的CR來分析,也可以根據(jù)不同人職日期員工的平均工資差距來分析。
如果公司希望調整工資倒掛現(xiàn)狀,需要提供多少預算。
2)在制定薪酬調整策略的時候,統(tǒng)籌考慮業(yè)績薪酬調整(Merit Increase)、晉升調整( Promotion Budget)、特殊調整 ( Special Budget)三者之間的關系。
我們需要在特殊調整里給某一個時間入職的員工增加一些預算。
(3)根據(jù)薪酬調整策略,在制定調薪矩陣的時候,對某一類人群的薪酬調整比例給予適當傾斜。
這里提到的傾斜,有可能是給予某一個時間入取員工較多的預算;我們也可以針對某一個人群(如某一屆畢業(yè)生)給予較小幅度的預算增長。
○ 案例分析 一 某公司應屆生薪酬調整策略
某跨國IT公司針對應屆畢業(yè)生的薪酬倒掛現(xiàn)象,在開展年度薪酬調整的時候,為往屆畢業(yè)生制定的薪酬增長預算高于應屆畢業(yè)生。
這樣,一般經(jīng)過1~2年的薪酬調整,就能夠解決薪酬倒掛現(xiàn)象。
隨著現(xiàn)在越來越多快速發(fā)展型公司的出現(xiàn),很多公司面臨人才保留的壓力。
有的公司采用半年調整工資的頻率;有的公司沒有規(guī)律的調薪節(jié)奏,所有薪酬調整都是基于部門預算、員工業(yè)績、人才保留的目的來執(zhí)行的。
還是那句,薪酬調整是每一個薪酬管理人員的必修課。
以上就是新老員工工資倒掛怎么辦?員工晉升調薪怎么處理?的全部內(nèi)容了。
關于紅海云
紅海云是中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力資源管理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產(chǎn)品紅海eHR系統(tǒng),打破傳統(tǒng)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功能模塊數(shù)據(jù)割裂的局限,從核心人力管理、勞動力管理到戰(zhàn)略人才管理,涵蓋人力資源業(yè)務12大模塊,百余項功能一體化布局。并通過紅海云RedPaaS平臺、RedAPI平臺、自動化運維平臺等底層數(shù)字化配套體系的賦能,讓紅海云eHR系統(tǒng)擁有了業(yè)內(nèi)領先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迄今為止,紅海云服務的客戶已成功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qū)市場,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業(yè)借助紅海產(chǎn)品獲得領先的人力資源管理數(shù)字化能力,廣泛分布于國企事業(yè)單位、地產(chǎn)、銀行、醫(yī)藥、物業(yè)、物流、餐飲、服飾等行業(yè),包括中國銀行、保利物業(yè)、石藥集團、以嶺藥業(yè)、科興生物、中金珠寶、華宇集團、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郵金融、影兒集團、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眾多頭部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