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yè)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招工難,是幾乎所有制造企業(yè)共同的呼聲。廣東外貿制造中小企業(yè)招工現場,老板比求職的工人還多;北京央企說,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制造巨頭吐槽,開出“前所未有”的高薪依然搶不到人。
一家制造企業(yè)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說,今年2月,公司去一家985大學招聘機械、液壓專業(yè)學生,給出的月薪高達1.4萬元,“我們下了很大的決心,才給出這樣的標準,是公司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專場招聘竟然無人問津,“一個學生都沒走進來”。
優(yōu)渥的待遇,讓求職者心中的天平悄然傾斜,就連“互聯網大廠”員工也想“動一動”。智聯研究院發(fā)布的春招行情報告,與2019年相比,2022年春季,6.3%的互聯網從業(yè)者求職時期望轉向加工制造業(yè),比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
眾所周知,企業(y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招聘,則是企業(yè)補充人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而,很多企業(yè)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招聘能力所決定的。那么企業(yè)招人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招到人才?
一、發(fā)現“不合格簡歷”背后的合適人選
合適的人才早在篩選簡歷時就被淘汰了。這個淺顯而不被重視的問題,出現在很多企業(yè)的招聘過程中。很多HR苦于招不到人,手上的簡歷大多不符合老板、用人部門的要求。可是往往是獵頭推薦、別人介紹候選人時又意外發(fā)現,這樣錄用的人才竟然很多都是先前篩簡歷過程中被Pass掉的候選人。
為什么企業(yè)當初自己招聘時“誤殺”人才呢?我們總結,問題正出現在篩選簡歷這一操作環(huán)節(jié)上。在招聘需求下達后,招聘專員往往會按照崗位說明書所羅列的各項要求,逐一篩選、淘汰。到最后,根本找不出幾份“合格”的簡歷。
二、招聘不要局限在崗位硬性條件上
崗位說明書限制的條件太多,看似要求很專業(yè),實則很容易將適合的人才拒之門外。還有,大多HR從業(yè)者對招聘崗位理解不透徹,當他們面對招聘需求時,往往只從表面去分析崗位的職能要求,而沒有深入分析崗位的招聘原因及招聘目的。因此導致看到的簡歷總是人崗不匹配。
其實,在招聘工作中除了要注意將職位描述得具體、明確外,也要兼顧靈活性。招聘人才不是到商店里買商品,可以根據預定的尺寸、號碼、材質等進行有效選擇,招聘人才只需明確人才所需的大致條件。
“尋找最優(yōu)秀的人才”是大多數老板的招聘愿景。其實,他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最好的不一定適合企業(yè),適合企業(yè)的才是最好的”。
三、聘用最近的“千里馬”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老板們有“缺乏人才”與“人才難覓”的感嘆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在老板的頭腦中有“熟悉的地方沒風景”的意識誤區(qū),所看到的大都是缺點和不足,特長和潛能卻視而不見。只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因此,周圍的人才就被忽略了。
從企業(yè)內部選拔人才,按理說應該容易得多,畢竟天天在一起工作,很是了解。可是正因為了解越多,不少領導者難免就會步入一種誤區(qū),看到的凈是他們的缺點:毛病太多,經驗不足,沒有見多大場面等等。其實,在明智的領導者眼中,在自己的企業(yè)里只要好好培養(yǎng),好好激勵,千里馬到處都是。還有,人才自己也要有主動自我盤活的意識和方法。
四、家有梧桐才能找來鳳凰
企業(yè)的招聘失敗率一般比較高,特別是招聘中高層人員,失敗率高達是60%~80%。招聘高端人才,是招聘中的一大難題。他們在哪里?企業(yè)如何籠絡到這些人才?
獵頭常說:“那些最好的人才并不打算改換工作,這意味著企業(yè)HR能找到的正要找工作的人不是最好的人才,那些主動求職,找企業(yè)當雇主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充其量也就是一些二流人才?!币涣魅瞬攀恰捌髽I(yè)的寶”往往被企業(yè)層層包裹起來,外界很難攻破。他們一般都不會出現在招聘網站或招聘市場上,但這仍不妨礙他們成為獵頭所鎖定的“獵物”。
所以,一流人才,不是招聘來的,而是吸引來的。他們各有特色,卻都并不將金錢看得最重,而是注重尊重與自我實現。因此,企業(yè)只有營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種好梧桐樹,方能吸引金鳳凰。